.
电话热线:0591-2820088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智慧 >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侨滨新风 · 弦歌不辍 | 我校滨海校区成功举办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成果公报会

2024-05-08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4月30日,长乐华侨中学滨海校区成功举办了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通过家校共育提升初中作业管理质量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Z2022ZX061)结题成果汇报课暨成果公报会。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中研室主任郑锦辉、数学教研员林龙海、林建华等专家莅临指导。课题组全体成员、本校及兄弟校部分教师参加活动。会议由课题负责人陈榕清副校长主持。

 课题组核心成员长乐第七中学高惠钦老师,向与会专家及老师们展示了一节课题结题汇报课《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堂上,她有效地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聚焦学科作业类型优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从“单元整体协调、分层次限时训练、情境模式下趣味性的实践训练”三个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力求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兼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四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做到有层次性、有针对性、有趣味性,在减量的同时有效提高校本作业的质量,让每一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较好地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动力。课堂上学生高度专注,积极投入,教学效果明显。

课题组核心成员长乐华侨中学滨海校区林福安副主任,向与会专家及老师们展示了一节讲练互融的高效课堂教学汇报课《伏安法实验复习》。

本节课就如何实现“双减”背景下通过家校共育提升初中作业管理质量的策略研究,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探究。教学过程注重物理实验演示对比,让学生在直观的伏安法测电阻相关的五个实验中探究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在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4种实验故障对比探究中,总结出规律和解题思路。同时,他精心设计课堂分层精练作业,做到讲练互融,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目标,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提升作业管理质量,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高惠钦老师和林福安副主任分别就课题汇报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教学得失,向与会专家和老师做了阐述。

课题主持人陈榕清副校长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对两节课做点评与汇报。他详细阐述了经过两年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的符合校情的初中生作业有效管理新模式——“精讲、精练、互动”三分化讲练互融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分层精练优化设计的作业模式、家校共育的优化管理模式。并提出在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个体基础差异和能力水平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制定精练化的分层作业,同时强调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让课堂的学习和课后应用知识互融,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创设机会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提质增效减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福州滨海实验学校的莫锦宜老师作为周边兄弟学校的代表,在会上做了精当的点评,对两节汇报课的优点和改进的建议进行坦诚的发言。

最后,长乐区进修学校中研室林建华老师、林龙海老师和郑锦辉主任做专家点评。他们对两节课讲练互融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分层精练优化设计的作业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建议,如课堂应少一些追求表面的华丽和所谓的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激趣活动,多一些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解题思路的探究,以更高的成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等。

研讨评议轻松愉快而融洽,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与会教师收获颇丰。

课题负责人陈榕清副校长介绍两年来课题研究的主要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是提出了家校共育视角下的作业管理新理念;二是构建了讲练互融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三是创设了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兼顾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层精练优化设计的作业模式;四是培育了建设良好教育生态的体系,助力“双减”工作可持续发展。

他还对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创新理论做了具体阐述。他指出,从教学活动中构建良好的课堂生态,以生为本,以师为导,教学相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从学习活动中构建良性的合作生态,注重构建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生本互融的合作学习生态,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伙伴意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从评价活动中构建健康的考评生态,注重创设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获得好评的机会,寻找每一个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他们特长与优点,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地成长;从家校共育中构建美好的共育生态,充分发挥家长及家委监督与建言的作用。只要积极调动家长参与到“双减”工作中,在家长心系孩子健康成长的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家校协同合力育人的效果必定能取得可喜的成效,也必定能更好地助力学校“双减”工作可持续发展。

进修校中研室主任郑锦辉、林龙海两位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结题报告、成果公报、研究论文、课题实施大事记及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等做了全面评议。

专家组肯定了该课题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所有成员众志成城,课题组共集体学习8次,收集到不同级别的论文15篇、学习心得体会26篇、课堂教学设计13篇、课堂作业优化设计26篇。这些经验材料加以推广,可有效促进更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问题,对于今后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总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提升初中作业管理质量的实践研究,对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首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作业管理策略。其次,课题成果强调了家校共育在作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醒教育者需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此外,课题研究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倡提供个性化的作业指导和管理方案。这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对家校共育如何更加有效地形成合力,以提升初中作业管理质量,让课题研究成果发挥更大的教育成效的问题,专家组也提出了继续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课题研究让教师找到了专业成长的阶梯,拾级而上,峰回路转,研之愈深,知之愈明,风光无限。


电话:0591-28200882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会堂路156号
Copyright © 2020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6859号-1
手机官网